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96
作者
徐大平
张宁南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生态效应; 养分循环; 水分平衡; 化感作用;
D O I
10.19692/j.cnki.gfs.2006.04.002
中图分类号
S792.39 [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发展桉树人工林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可持续性经营的思想,促进人工林产业生态化。从桉树人工林蒸腾耗水及对区域水分平衡影响的研究,桉树人工林的养分研究,桉树人工林化感作用(Allelopathy)研究三方面对我国的桉树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总结。目前的基本结论:(1)桉树人工林耗水量由气候条件、立地状况和树木生长特性共同决定。通过与固氮树种混交或轮作、适当延长轮伐期、整地时尽量避免破坏植被、缩短林地裸露时间、保护林下枯落物、保留采伐剩余物等营林措施,可以提高桉树人工林在减少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方面的作用。(2)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桉树人工林普遍存在地力衰退的问题,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机耕全垦导致土壤和养分流失十分严重;全树(含凋落物)利用导致养分循环不畅;不合理施肥导致元素之间的供给不平衡。早期种植的桉属树种凋落物少、热带土壤本身的脆弱性和降雨量集中也促成了地力衰退的发生。目前由于整地措施的改进、施肥量增大和元素间搭配更加合理、树种的改良和在桉树人工林内采集燃料的减少,桉树人工林地力衰退已经得到根本性的逆转。(3)部分学者在实验室高度浓缩的情况下,发现桉树同其它植物一样,有化感物质的存在。但自然条件下很难发生,而广东雨量丰富,桉树能同绝大部分林下植物共生。只要合理地经营桉树人工林,桉树人工林会产生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179 / 187+201 +20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几种桉树生化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J].
曾杰 ;
翁启杰 ;
郑海水 .
林业实用技术, 2004, (06) :4-5
[2]   雷州半岛尾叶桉人工林树液茎流特征的研究 [J].
张宁南 ;
徐大平 ;
Jim Morris ;
周光益 ;
周国逸 ;
吴仲民 .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6) :661-667
[3]   巨尾桉人工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J].
徐大平 ;
何其轩 ;
杨曾奖 ;
龙友深 ;
简新华 .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04) :26-33
[4]   窿缘桉和尾叶桉的化感作用研究 [J].
曾任森 ;
李蓬为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1) :9-13
[5]   刚果12号桉林地土壤肥力监测初报 [J].
郭国华 .
热带林业, 1995, (01)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