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东风波暴雨的动力因子预报研究

被引:10
作者
吴贤笃 [1 ]
冉令坤 [2 ]
李娜 [2 ]
王勇 [3 ]
机构
[1] 温州市气象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气象室
关键词
东风波; 湿热力斜压涡度; 二级位涡; 位涡波作用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2010年7月24—27日闽浙沿海地区东风波暴雨过程,利用NCEP/NCAR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每日4次6,12和24h预报场资料计算了湿热力斜压涡度、二级位涡和位涡波作用密度等动力因子,根据这些因子的异常值区可判断未来降水落区,实现对此次东风波暴雨的预报,其本质是GFS预报场资料的动力延伸释用。结果表明,这些动力因子均能提前6~12h对7月25日降水过程做出预报,对降水落区有一定的预测指示作用。但这些动力因子的降水预报略有差异,其中位涡波作用密度和二阶位涡的预报效果要优于湿热力斜压涡度。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这些动力因子包含不同的物理信息,而任何降水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物理因素也不尽相同。由于滤去了对降水无直接作用的大尺度背景场信息而保留了中小尺度扰动系统信息,所以位涡波作用密度能够较好地预测指示观测降水的落区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1339 / 13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 [1] 济南“7.18”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盛日锋
    王俊
    龚佃利
    陈西利
    张洪生
    [J]. 高原气象 , 2011, (06) : 1554 - 1565
  • [2] 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赵大军
    江玉华
    李莹
    [J]. 高原气象 , 2011, (05) : 1158 - 1169
  • [3] 中尺度对流系统与东北暴雨的关系
    袁美英
    李泽椿
    张小玲
    李勋
    徐南平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5) : 1224 - 1231
  • [4] 两次大连春季暴雨的环流特征和诊断分析
    梁军
    李英
    隋洪起
    蒋晓薇
    王树雄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5) : 1243 - 1254
  • [5] 强对流降水过程动力因子分析和预报研究
    冉令坤
    周玉淑
    杨文霞
    [J]. 物理学报, 2011, 60 (09) : 807 - 817
  • [6] 西北区域几次暴雨过程中的自组织现象
    段海霞
    李耀辉
    张强
    刘新伟
    邓振镛
    [J]. 高原气象 , 2011, (04) : 890 - 900
  • [7] 上海“010805”特大暴雨与“080825”大暴雨对比分析
    曹晓岗
    王慧
    邹兰军
    陈永林
    张吉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3) : 739 - 748
  • [8] 一次东风波引起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夏秋萍
    张滨
    [J]. 海洋预报, 2011, 28 (03) : 68 - 73
  • [9] 一次东风波暴雨过程诊断分析
    曹楚
    王忠东
    [J]. 气象科技, 2011, (03) : 308 - 314
  • [10] 湿大气的广义位温与干大气位温及饱和湿大气相当位温的比较
    周玉淑
    朱科锋
    [J]. 气象学报, 2010, 68 (05) : 612 -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