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度人口容量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

被引:14
作者
张鹏 [1 ]
李萍 [2 ]
李文辉 [3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编辑部
[2]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口容量; 人口流动; 生态文明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生态文明城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的最佳方式。适度的人口容量、科学的城市规划和有效的城市治理是避免和减轻城市病的根本途径。本文从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跨学科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基于适度人口容量,人口流动和城乡均衡发展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根据土地功能定位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分别测算了惠州市的适度人口容量;基于人口自然变动和人口机械变动的趋势,预测了惠州市未来人口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惠州市常住人口已略微超过基于土地功能定位测算的适度人口容量,但基于主体功能定位的人口密度模型测算表明,惠州市未来人口发展规模远低于适度人口容量,进而从总体上剖析了惠州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适度人口容量和人口均衡发展方面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原因。由此,揭示出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必须基于人口承载力,走动态规划调控路子,协同推进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优化和制度改革,真正地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公平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