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

被引:21
作者
施春宏
机构
[1]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关键词
语言事实; 语言学事实; 语言现象; 分析模型; 理论范式; 哲学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本文在现代科学哲学和现代语言学的背景下重新探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事实和理论的关系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语言学事实,在区分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的基础上,讨论了分析模型在语言事实的发掘和语言学事实的构造中的作用。以此为基础,讨论了语言学事实的存在形式和表述方式、挖掘语言事实和构造语言学事实的互动关系,并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方法论等方面分析了区分语言事实和语言学事实的哲学基础和学术意义。文章进而指出,理论的价值不在于同,而在于相互间的互补关系,即差异性共存,因此需要积极展开理论的外部批评和内部批评。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7+95 +9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理论的改善和事实的支撑——关于领属性偏正结构充当远宾语 [J].
邢福义 ;
沈威 .
汉语学报, 2008, (03) :2-11+95
[2]  
谈语言事实的发掘与理论方法的更新——在南开大学语言研究所成立仪式上的讲话.[J].陆俭明;.南开语言学刊.2007, 02
[3]  
对当前语言研究的三点体会——在南开语言研究所成立仪式上的致辞.[J].沈家煊;.南开语言学刊.2007, 01
[4]   理据性:汉语语法的特点 [J].
马庆株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2) :126-132
[5]   汉语语法研究的必由之路 [J].
陆俭明 .
语言文字应用, 2005, (03) :18-20
[6]   语言学科发展三互补 [J].
邢福义 .
汉语学报, 2005, (02) :2-7+95
[7]   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 [J].
施春宏 .
语文研究, 2003, (04) :19-24
[8]   定义的魅力 [J].
孙章 .
科学, 2003, 55 (05) :60-61
[9]   关于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几点思考 [J].
邵敬敏 .
语言科学, 2003, (04) :21-31
[10]   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 [J].
施春宏 .
中国语文, 2001, (03) :212-22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