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处遇——刑事政策视域下的学理解释

被引:17
作者
徐岱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刑事政策; 刑法处遇; 学理解释;
D O I
10.15939/j.jujsse.2006.06.008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处遇是我国刑法适用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基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主体身份,产生了与之相对称的以教育为主、以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理念,并在刑事立法和刑事解释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中学理解释在弘扬该刑事政策的基础上,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处遇上倡导:对刑法典第17条第2款的解释和适用,应坚守行为说+罪名说的限定方式;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处遇上,预防是刑罚适用的正当化依据,应从刑罚种类的限制性适用、刑罚裁量制度的扩张性适用及刑事和解等方面加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法律中的语言游戏与权力分配 [J].
周少华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 (05) :51-64
[2]  
刑法学基础.[M].(日)曾根威彦著;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5,
[3]  
卡多佐.[M].[美]A.L.考夫曼(AndrewL.Kaufman)原著;张守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
[4]  
刑事政策学.[M].(日)大谷实著;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