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功能性机构集聚能力评价

被引:3
作者
庄德林 [1 ]
罗碧静 [1 ]
陈信康 [2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功能性机构; 集聚能力; “一带一路”; 总部经济; 区位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对功能性机构集聚能力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包括城市战略资源丰裕度、全球互联互通保障力、功能性机构运营便利度、功能性机构雇员生活宜居度和城市创新力5个维度的功能性机构集聚能力评价模型,以及包括44个指标的功能性机构集聚能力评价体系,并以香港、北京和上海等10个"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以及纽约、伦敦和巴黎等5个全球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对标测评。结果表明:所选的15个样本城市可分为4个层级;"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样本均未进入第一层级,它们在城市创新力和功能性机构雇员生活宜居度方面全面落后于第一层级城市;北京和上海在全球互联互通保障力和城市战略资源丰裕度方面有较好表现,但北京在功能性机构雇员生活宜居度方面与上海存在明显差距,而上海在功能性机构运营便利度和功能性机构雇员生活宜居度方面存在明显劣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全球城市与全球城市—区域“属性与网络”的关联性——以上海和长三角为例 [J].
曹湛 ;
彭震伟 .
经济地理, 2017, 37 (05) :1-11
[2]   全球价值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J].
戴翔 ;
张为付 .
经济学家, 2017, (01) :39-46
[3]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演变与重心迁移 [J].
祝影 ;
路光耀 ;
叶明确 .
经济地理, 2016, (09) :10-18
[4]   城市蔓延、多中心集聚与生产率 [J].
魏守华 ;
陈扬科 ;
陆思桦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8) :58-75
[5]   上海流量经济发展:必然趋势、现实状况与对策思路 [J].
沈桂龙 ;
张晓娣 .
上海经济研究, 2016, (08) :3-18+27
[7]   长江经济带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特征——基于上市公司组织关系视角的分析 [J].
庄德林 ;
杨羊 ;
陈信康 .
城市问题, 2016, (05) :12-19
[8]   外商投资企业撤资:动因与影响机理——基于东部沿海10个城市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J].
李玉梅 ;
刘雪娇 ;
杨立卓 .
管理世界, 2016, (04) :37-51
[9]   中国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水平动态综合评价 [J].
楚天舒 ;
李晓红 .
技术经济, 2015, 34 (10) :53-60
[10]   双向直接投资发展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新动力 [J].
田素华 ;
窦菲菲 ;
唐东波 .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03) :97-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