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法和涡度相关法测碳通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23
作者
宋霞
刘允芬
徐小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自然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长春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箱法; 涡度相关法; 碳通量;
D O I
10.13990/j.issn1001-3679.2003.03.013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箱法和涡度相关法测定碳通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实际应用等各方面的优缺点。其箱法原理简单、仪器价格便宜、操作容易、移动便利、灵敏度高,适宜进行小尺度测量,是生态系统机理方面研究的有力工具,是农田和草地等生态系统碳通量测量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箱法效应的存而削弱了观测气体的空间变化性,箱体本身会扰动土壤环境而改变CO2浓度梯度、气压梯度、湍流震动和气流,从而影响测定的通量值。涡度相关法对观测环境不会造成扰动,能够得到长期连续的通量数据,可以用来测定较大尺度的下垫面通量;但是涡度相关技术在观测时仍然受限于一些环境条件:上风向没有足够的下垫面,晚间大气比较稳定,湍流较弱,测定仪器下方存在点源等因素都可以造成涡度相关技术测定精确性的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06 / 2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条件采样法测量大气垂直通量 [J].
于海青 ;
丁国安 ;
刘晶淼 .
气象科技, 2002, (04) :237-240
[2]   青藏高原东部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 [J].
刘允芬 ;
欧阳华 ;
曹广民 ;
罗辑 ;
张宪洲 ;
赵新全 ;
杨清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52-160
[3]   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源与汇研究进展 [J].
刘强 ;
刘嘉麒 ;
贺怀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4) :453-460
[4]   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吸收)测量方法简评 [J].
王庚辰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7, (03) :54-66
[5]  
大气化学[M]. 气象出版社 , 王明星著, 1999
[6]  
Biometric and eddy-covariance based estimates of annual carbon storage in five eastern North American deciduous forests .2 Peter Curtis S,Paul Hanson J,Paul Bolstad.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2002
[7]  
Spatial variability in forest soil CO2 efflux assessed with a calibrated soda lime technique .2 Janssens I A,Ceulemans R. 1998, 1, Ecol. Le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