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区制转移效应研究——核心通货膨胀视角

被引:2
作者
金成晓 [1 ]
卢颖超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核心通货膨胀; BVAR; MS-BVA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文章通过构建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即BVAR)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即MS-BVAR模型),从核心通货膨胀的视角研究了中国经济是否存在区制转移效应以及不同通货膨胀区制下的货币政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区制转移模型更加适合中国的经济特点,所以中国的经济存在着明显的高低区制划分;从核心通货膨胀视角研究的各区制的持续性均相对较大。高通货膨胀区制平均持续期为66个月,低通货膨胀区制平均持续期59个月。本研究剔除了通货膨胀的短期波动成分,更能体现通胀的趋势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通胀率与核心通胀率动态机制实证研究 [J].
陈磊 ;
张同斌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12) :97-111
[2]   核心通货膨胀衡量方法的比较 [J].
张又懿 .
中国外资, 2011, (20) :222-222
[3]   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研究 [J].
何启志 ;
范从来 .
经济研究, 2011, 46 (07) :91-101
[4]   核心通货膨胀的度量方法及其应用 [J].
汤丹 ;
赵昕东 .
宏观经济研究, 2011, (07) :28-34
[5]   核心通货膨胀:理论模型与经验分析 [J].
侯成琪 ;
龚六堂 ;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2011, 46 (02) :4-18
[6]   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估计 [J].
简泽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1) :3-13
[7]   Markov区制转移模型与我国通货膨胀波动路径的动态特征 [J].
龙如银 ;
郑挺国 ;
云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0) :111-117
[8]   核心通货膨胀测量及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对中国1995~2004的实证分析 [J].
范跃进 ;
冯维江 .
管理世界, 2005, (05) :6-13
[9]  
Were There Regime Switches in U.S. Monetary Policy?[J] . Christopher A. Sims,Tao Zha.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6 (1)
[10]   Learning and monetary policy shifts [J].
Schorfheide, F .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2005, 8 (02) :39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