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脾虚证甘草甜素 (GL)的药物动力学 (PK)特征及其在胃肠机械运动方面的机制。方法 :利血平作用于大鼠 7天和 14天 ,制成实验性脾虚短期 (A组 )和长期 (B组 )模型 ;用四君子汤和六味地黄汤反证 ;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GL的血药浓度 ;用高灵敏度传感器记录胃和十二指肠运动波。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 (E组 )比较 :①A组大鼠GL体内为一室房室PK模型 ,其它组均为二室房室模型 ;A组和B组大鼠AUC(16 346 9.8和 950 5.18vs 2 13540 .53,μg .min .mL- 1)、Cmax(872 .2 2和 16 2 .32vs2 12 2 .0 9,μg/mL)和T1/2 ka(16 .39和 2 .86vs 4 7.4 6 ,min)降低 ,且B组较A组明显 ;B组大鼠K12 (0 .0 4vs 0 .0 0 0 0 4 ,min- 1)增大 ,β(0 .0 0 7vs 0 .0 2 ,min- 1)减小。②A组大鼠十二指肠运动增强 ,B组大鼠则运动功能减弱 ,两组的胃运动均减弱 ,且B组较A组更弱。③经四君子汤预防性治疗的大鼠 (C组 )胃肠运动和GL的PK参数与E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但经六味地黄汤治疗的大鼠 (D组 )各值与E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而与B组大鼠无显著差异。结论 :脾虚大鼠对经口服GL后的吸收、转运和消除均存在异常 ;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降低 ,且脾虚程度越重 ,GL的有效吸收越低 ;胃运动功能减弱 ,可能是脾虚GL的有效吸收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