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研究之概观

被引:31
作者
胡胜利
机构
[1]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室厦门
关键词
归因方式; 心理健康; 归因干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5.6 [心理卫生];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该文就归因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特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以及通过归因干预改善和提高个体与群体健康水平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并对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作者认为,归因干预可能是改善和提高个体与群体的健康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揭示个体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在特定归因和维度归因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特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并就归因干预的理论和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64+473 +4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归因训练的若干研究综述及思考 [J].
齐冰 .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1) :76-78
[2]   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实验研究 [J].
魏希芬 .
教育科学研究, 2001, (04) :29-33
[3]   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J].
李占江 ;
邱炳武 ;
王极盛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1) :6-8
[4]   归因训练研究的理论综述 [J].
王斌 ;
马红宇 .
体育科学, 2000, (03) :79-82
[5]   抑郁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 [J].
魏立莹 ;
赵介城 ;
巫善勤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9, (04) :213-215
[6]   运动归因训练的心理效应(综述) [J].
罗湘林 ;
张洪斌 ;
马妍 .
体育与科学, 1999, (03) :32-36
[7]   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J].
韩仁生 .
心理学报, 1998, (04) :442-451
[8]   归因疗法——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 [J].
刘永芳 ;
庄锦英 ;
刘文渊 .
应用心理学, 1998, (02) :50-55
[9]   归因训练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 [J].
成云 ;
卢青 ;
马长青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4) :110-114
[10]   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对风格 [J].
施承孙 ;
钱铭怡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04) :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