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救助政策创新的制度分析:范式嵌入、理念转型与福利提供

被引:35
作者
彭华民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 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研究院
关键词
贫困问题; 社会救助; 制度主义; 福利提供; 社会政策;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5.01.009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贫困问题研究有制度主义和文化解析两种取向。制度主义强调,贫困并非是社会成员的个人问题,消除贫困最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发展。制度是一个社会行动的规则,其中,范式嵌入(理论观点)、理念转型(执政纲领)、规则内容(社会政策)是制度分析不可缺少的内容元素。采用制度主义取向分析中国的社会救助政策创新发展轨迹,主要包含三个基本制度要素的研究:研究的理论范式、政策依托的理念、政策的内容结构。中国改革开放后政府执政理念有三大阶段,即从经济建设为中心阶段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阶段,再转型到重视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阶段。社会救助政策嵌入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后有多个创新:构建了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结合,法律、政策和实施细则结合,补救与预防结合的多元多层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社会救助通过资金、物资、服务、机会等多元福利提供形式帮助贫困者解决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