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的生态效应及其地域分异

被引:25
作者
杨永均 [1 ]
张绍良 [2 ]
侯湖平 [1 ]
李效顺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煤炭开采; 生态效应; 地域分异; 生态修复;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5.01.006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426.21 [];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研究目的:分析不同地域矿区煤炭开采引起的生态效应及其地域分异现象,为差异性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综述法、实地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煤炭开采扰动生态系统要素,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其生态效应明显;这种效应在矿区内和矿区间表现程度和形式不尽相同,存在分异现象;影响生态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采矿扰动因子和本底生态条件。研究结论:开展矿区生态监测和修复需要分区对待,并探索其敏感性指标或建立综合性指标评价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3S技术的大柳塔煤矿土地利用动态研究 [J].
雒建中 .
能源环境保护, 2012, 26 (02) :49-52+48
[2]   基于3S的平朔矿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J].
韩武波 ;
贾薇 ;
孙泰森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4) :60-65
[3]   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煤矿区生态损失测度研究 [J].
侯湖平 ;
张绍良 ;
丁忠义 ;
公云龙 ;
马昌忠 .
煤炭学报, 2012, 37 (03) :445-451
[4]   基于RS与GIS的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与碳汇量的动态变化 [J].
张召 ;
白中科 ;
贺振伟 ;
包妮沙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3) :230-236
[5]   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20年:回顾与展望 [J].
胡振琪 .
科技导报, 2009, 27 (17) :25-29
[6]   基于RS、GIS的矿区生态景观修复研究——以徐州市城北煤矿区为例 [J].
侯湖平 ;
张绍良 ;
闫艳 ;
郭士永 ;
顿德光 ;
金玉洁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8) :62-67
[7]   基于RS和GIS技术的露天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毕如田 ;
白中科 ;
李华 ;
李卫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2) :201-204
[8]   世界主要产煤国煤田与煤矿开采地质条件之比较 [J].
张泓 ;
晋香兰 ;
李贵红 ;
杨志远 ;
贾建称 ;
姜在炳 ;
韩保山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7, (06) :1-9
[9]   论矿山生态建设 [J].
卞正富 ;
许家林 ;
雷少刚 .
煤炭学报, 2007, (01) :13-19
[10]   神东矿区开采沉陷及塌陷指数预测 [J].
徐友宁 ;
何芳 ;
武自生 ;
袁汉春 .
中国煤炭, 2005, (12) :37-4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