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试论长江中游防洪减灾的工程对策
被引:5
作者
:
李长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李长安
殷鸿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殷鸿福
蔡述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蔡述明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2]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
来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1999年
/ 04期
关键词
:
长江中游;
洪灾;
开河分洪;
疏沙淤垸;
蓄水分洪;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V87 [防洪工程];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长江中游洪患自古乃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数百年来不得治愈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对症下药。从洪患形成的地学环境分析和数百年抗洪经验总结来看,行洪不畅、泥沙淤积和长期以堵为主的抗洪方式是长江中游洪患得不倒根除的主要原因。疏———疏沙和疏水是根治长江洪患的唯一出路,开辟分洪河道,疏沙淤垸( 堤背放淤、开垸放淤、水沙分离) 和蓄水分洪是长江中游防洪减灾的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429 / 4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对1998年长江洪水的一些认识——关于两院院士专题咨询建议的简要说明
钱正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钱正英
[J].
中国水利,
1998,
(12)
: 4
-
6
[2]
长江中游地区第四纪河湖演变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龚树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龚树毅
陈国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陈国金
[J].
地球科学,
1997,
(02)
: 85
-
89
[3]
中国主要水系贯通和洪灾形成的地学因素分析
李长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李长安
张玉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张玉芬
[J].
大自然探索,
1997,
(01)
: 63
-
67
[4]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M]. 科学出版社 , 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编, 1994
[5]
湖北省天地生相互关系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集[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工作部编, 1992
[6]
地质力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73
←
1
→
共 6 条
[1]
对1998年长江洪水的一些认识——关于两院院士专题咨询建议的简要说明
钱正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钱正英
[J].
中国水利,
1998,
(12)
: 4
-
6
[2]
长江中游地区第四纪河湖演变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龚树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龚树毅
陈国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陈国金
[J].
地球科学,
1997,
(02)
: 85
-
89
[3]
中国主要水系贯通和洪灾形成的地学因素分析
李长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李长安
张玉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张玉芬
[J].
大自然探索,
1997,
(01)
: 63
-
67
[4]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M]. 科学出版社 , 国家科委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编, 1994
[5]
湖北省天地生相互关系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集[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工作部编, 1992
[6]
地质力学概论[M]. 科学出版社 , 李四光著, 197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