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地貌学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李加林 [1 ,2 ]
杨磊 [1 ]
杨晓平 [1 ]
机构
[1] 宁波大学城市科学系
[2] 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人工地貌学; 第三造貌力; 人工地貌演化; 城市人工地貌学; 人工地貌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已成为现代地貌过程的第三造貌力,人工地貌是人类造貌营力在自然地理背景下与自然营力协同作用塑造的具有人文特征的地貌体。文章从人工地貌学的提出、人工地貌营力与地貌分类、人工地貌变迁、人工地貌演化的影响机制、人工地貌的地图表达、人工地貌的环境影响等方面综述了人工地貌学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人工地貌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未来人工地貌学的研究需加强人工地貌学学科体系建设、人工地貌的物质构成与形态特征、人工地貌空间扩张过程及其发育规律、人工地貌的区域差异及累积地貌环境效应、人工地貌环境管理及国际比较等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47 / 46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环境污染加剧石质文物风化:机理、过程及防护措施 [J].
周文静 ;
潘辰 ;
连宾 .
地球与环境, 2013, 41 (04) :451-459
[2]   最近30年来人类活动对莱州湾南岸地貌过程及海水入侵的影响 [J].
孙云华 ;
张安定 ;
王庆 ;
衣华鹏 ;
刘亚龙 ;
田清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 31 (05) :43-50
[3]   人类活动与全球变暖影响下长江口海岸地貌动态与灾害趋势研究 [J].
丛宁 ;
张振克 ;
夏非 .
河南科学, 2010, 28 (05) :605-611
[4]   武汉地貌资源变迁与城市化进程之关系 [J].
赵静 .
学习月刊, 2007, (22) :47-48
[5]   建国以来南京城市扩展研究 [J].
李飞雪 ;
李满春 ;
刘永学 ;
梁健 ;
陈振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4) :524-535
[6]   大连城市人工地貌分类及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J].
周连义 ;
江南 ;
赵沫 ;
李雪铭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291-295
[7]   大连市人工地貌对人口变化的响应分析 [J].
张玉萍 ;
李雪铭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1) :20-24
[8]   城市人工地貌演变与经济驱动因素关系分析 [J].
周连义 ;
江南 ;
赵沫 ;
李雪铭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32-134
[9]   城市人工地貌过程对城市化的响应——以大连市为例 [J].
李雪铭 ;
张春花 ;
周连义 ;
杨俊 .
地理研究, 2005, (05) :785-793
[10]   基于GIS的城市人工地貌图制作研究 [J].
李雪铭 ;
杨俊 ;
周连义 ;
祝国瑞 ;
李鸿奎 .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5, (04)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