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莫霍面,下地壳与岩浆作用
被引:12
作者
:
马昌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马昌前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
地学前缘
|
1998年
/ 04期
关键词
:
大陆壳,莫霍面,下地壳拆沉作用,岩浆底侵作用,中性浮力理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2,P588.11 [];
学科分类号
:
070904 ;
摘要
:
美国地质学会近期在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区召开的关于地壳分异作用的Penrose会议,以Ivrea带大陆地壳剖面为样板,讨论了与大陆生长和演化有关的主要过程。文中结合会议情况,评述了岩浆作用与大陆生长、莫霍面演化和地壳动力学的关系。大陆壳特有的成分和大的花岗岩基的形成,要求下地壳有大体积的基性超镁铁质岩存在。这样的基性超镁铁质岩,既可能代表囤积在下地壳的幔源岩浆,也可能是幔源岩浆分异的堆积岩,或是在壳内分异作用过程中产生出花岗质熔体后的残余体。在伸展构造区,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强烈地影响了大陆壳的结构、组成和热状态,而在陆陆碰撞带,由于地壳加厚,下地壳的基性超镁铁质岩石会转变为“榴辉岩”,促进地壳沉没作用和下地壳拆沉作用。由于地壳岩石的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地球物理莫霍面与壳幔边界可能并不对应。莫霍面和地壳对岩浆的密度过滤作用,又控制了大陆壳中岩浆的侵位和演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7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