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

被引:18
作者
曾盛聪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 现代性; 公民社会; 公民身份;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05.02.016
中图分类号
D60 [政策、政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民社会是确证了社会主体“公民身份”的社会,公民的独立主体性地位得到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确认与尊重,公平正义的公共理性法则规定了公民社会的人伦关系格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生存方式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准备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供给,全球化、网络化境遇把中国公民社会发育与生长置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中,创设跨越疆域阻隔的比照与互动机制,而现代化推动的精神价值生态的变迁与公民伦理诉求,则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催生提供了充分的精神文化养料。公民社会的现代性价值蕴涵,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然的价值目标被确立起来,从而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耦合,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
    郁建兴
    [J]. 社会学研究, 2002, (01) : 31 - 39
  • [2]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
    何增科
    [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0, (01) : 27 - 32
  • [3] 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 商务印书馆 , 马长山著, 2002
  • [4] 现代性之隐忧[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加)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著, 2001
  • [5] 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M]. 三联书店 , 石元康著, 2000
  • [6] 公民与文明社会[M]. 辽宁教育出版社 , (美)托马斯·雅诺斯基(ThomasJanoski)著, 2000
  • [7] 国家与市民社会[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邓正来[美]J.C.亚历山大编, 1999
  • [8]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学林出版社 , (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 1999
  • [9]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 山西教育出版社 , 陈晏清主编, 1998
  • [10] 国家与社会[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邓正来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