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5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4
作者
苏萍 [1 ]
惠艳 [2 ]
机构
[1]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2] 新疆乌鲁木齐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生物共振治疗仪; 免疫印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3.2 [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 R446.6 [免疫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100208 ;
摘要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疾病与过敏原的关系,了解德国BICOM-2000治疗仪在诊断过敏性疾病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德国BICOM-2000治疗仪对15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行过敏原检测,同时随机抽取其中的50例患者行免疫印迹法检测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150例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粉尘螨最高68例(45.33%),依次为蔬菜类56(37.33%),谷类46例(30.66%),花草类植物43例(28.33%),调味品35例(23.33%),肉类33例(22.00%),工业毒物、牛奶分别为33例(22.00%),霉菌26例(17.33%),鱼类混合物Ⅱ23(15.33%),水果21(14.00%),蛋白和蛋黄19例(12.66%)等。2.吸入组以粉尘螨为主,食入组以牛羊肉、小麦、鱼类混合物Ⅱ、牛奶、蛋白和蛋黄、西红柿为主。3.两种检测方法粉尘螨、鱼类混合物Ⅱ、霉菌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在检测过敏原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过敏原的检测,最好结合体内、体外试验共同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湿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检测及意义 [J].
后桂荣 ;
曾抗 ;
周再高 .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 (09) :522-522
[2]   121例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IgE检测分析 [J].
王毅侠 ;
张红 ;
李鸿 ;
宋晶 ;
赵庆利 ;
蔡瑞康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2, (02) :28-30
[3]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研究 [J].
马川 ;
李林峰 ;
陈学荣 .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 (01) :15-16
[4]   皮炎湿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及意义 [J].
周淑英 ;
刘玉峰 ;
夏汝山 ;
戚爱美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 (24) :2266-2268
[5]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致病因素研究 [J].
白瑛 ;
魏玉平 .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0, (01) :26-28
[6]   荨麻疹抗原皮试及血清总IgE含量测定的初步分析 [J].
金贵和 ;
宋芳吉 ;
李惠刚 ;
李艳玲 .
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9, (02) :31-32
[7]   荨麻疹50例的脱敏与皮肤试验观察 [J].
刘景政 ;
彭淑娟 ;
史成文 ;
曹利平 ;
李喜英 .
皮肤病与性病, 1994, (02) :5-7
[8]  
变态反应学[M]. 科学出版社 , 叶世泰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