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PS时间序列获取中国大陆微动态应变场

被引:6
作者
敬少群 [1 ]
王佳卫 [1 ]
吴云 [2 ]
周硕愚 [2 ]
施顺英 [2 ]
机构
[1] 湖南省地震局
[2]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GPS时间序列; 微动态应变场; 年应变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2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中国大陆GPS观测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获得的站点位置,由三角形法通过反演逐年推算中国大陆年微动态应变场.结果显示,研究区年微动态应变场大致以南北地震带为界.西部地区存在方向大体一致的年主压应变优势分布方向,方向自西向东、由近南北向转为北东向,与近代应变场的方向一致,表明西部地区变形主要是由印度板块向北推进和西伯利亚地块相对南推形成的,且整体上仍是新构造运动的继承;东部大部分地区不存在年主应变的优势分布方向.年最大剪应变在不同地区差别很大,变化范围从4.13×10-8~7.0×10-10,总体上西部大于东部.同一区域年最大剪应变的多年变化表明,西部变化大,东部变化平缓.年面膨胀显示,研究区大部分为压缩区,且同一区域的多年变化平缓.
引用
收藏
页码:478 / 4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GPS时间序列及其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响应
    敬少群
    吴云
    乔学军
    周硕愚
    施顺英
    [J]. 地震学报, 2005, (04) : 394 - 401+466
  • [2] 中国现今地壳运动GPS速度场的连续变形分析
    杨少敏
    王琪
    游新兆
    [J]. 地震学报, 2005, (02) : 128 - 138+237
  • [3] 地应力主应力的方位角求和与平均
    石耀霖
    [J]. 地震学报, 2004, (01) : 106 - 109+114
  • [4]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应变状态[J]. 李延兴,杨国华,李智,郭良迁,黄珹,朱文耀,符养,王琪,江在森,王敏.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 [5] 三角形形状因子对地壳形变计算精度的影响
    伍吉仓
    邓康伟
    陈永奇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03) : 26 - 30
  • [6]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牛之俊
    马宗晋
    陈鑫连
    张祖胜
    王琪
    游新兆
    孙建中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03) : 88 - 93
  • [7]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水平运动基本特征
    顾国华
    申旭辉
    王敏
    郑贵明
    方颖
    李鹏
    [J]. 地震学报, 2001, (04) : 362 - 369
  • [8] 走向21世纪的地壳形变学——对大陆动力学与地震预测的新推动
    周硕愚
    [J].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9, (01) : 4 - 16
  • [9] 利用GPS地形变资料在大地坐标系中计算应变
    顾国华
    孙汉荣
    孙惠娟
    杨春花
    [J].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8, (03) : 28 - 33
  • [10] 努力创建地震预报的应用基础学科——兼论板内现今地壳运动动力学
    周硕愚
    [J]. 地震学刊, 1994, (04) : 9 - 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