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发展

被引:3
作者
乔普科彭扬 [1 ]
马丁德容 [2 ,3 ]
陈琤 [4 ]
张培培 [5 ]
机构
[1] 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公共行政学系
[2]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技术、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城市与基础设施发展学系
[3] 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
[4]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5]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DBFM0合同; 合同式伙伴关系; 荷兰PPP; 公共设施; PPP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756.3 [];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这一回顾性论文描述了荷兰合同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兴起,关注的是中央政府层面所负责的公用建筑、水利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论文首先讨论了合同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什么,这种合作安排以什么理论和实践期望为基础。接着讲述这些合同式关系的发展历史,划分了1980年代末至今其发展过程中的三波浪潮。每次发展浪潮都描述了为完成PPP项目所采取的政策和这些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PPP项目的成功。此外,论文介绍了合同式PPP的现状,总结了荷兰PPP项目不同阶段所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决策、招标、建设和运营阶段。总的来说,论文描绘出作为制度移植过程的荷兰PPP实践的发展演变,其政策倡导联盟只有在荷兰式基础设施管理的情境下引入新的(盎格鲁—撒克逊)制度模式才能逐渐取得成功。论文也揭示了此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挑战以及要克服这些挑战所必需的权力角色和学习行为。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43+204 +204-205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Achieving satisfaction when implementing PPP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15 highway DBFM project[J] . Stefan Verwei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 2014
[2]  
Ordering Disorder – On the Perplexities of the Partnership Literature[J] . GuerieWeihe.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2008 (4)
[3]  
The Formation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Lessons from Nin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The Netherlands[J] . J. (Joop) F.M.Koppenjan.Public Administration . 2005 (1)
[4]  
Institutional and Strategic Barriers to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n Analysis of Dutch Cases[J] . Erik-Hans Klijn,Geert R. Teisman.Public Money & Management . 2003 (3)
[5]  
Wikepedia. https://nl.wikipedia.orgwiki Wijkertunnel . 2015
[6]  
Policy Styles in Western Europe .2 Van Putten,J. Routledge Revivals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