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种牧草枣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动态

被引:19
作者
师光禄 [1 ]
王有年 [1 ]
苗振旺 [2 ]
李登科 [3 ]
张铁强 [1 ]
于同泉 [1 ]
姬谦龙 [1 ]
董会 [4 ]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枣林; 牧草品种; 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 结构与动态;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6.0411
中图分类号
S47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群落结构特征参数与主分量分析,对间种不同牧草枣林中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蜘蛛与捕食性昆虫是间种牧草枣林的主要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其相对丰盛度分别为48·3%52·7%和38·8%44·4%.间种不同牧草枣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类群的平均密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有明显差异(P<0·05),表现为间作百脉根枣林>紫花苜蓿枣林>扁茎黄芪枣林>白三叶枣林,优势集中性指数为间作白三叶枣林>扁茎黄芪枣林>紫花苜蓿枣林>百脉根枣林.各处理枣林中捕食性蜘蛛类的平均密度明显(P<0·05)高于捕食性昆虫类.瓢甲类、蝽类、蛇蛉类、草蛉类、蟹蛛类、圆蛛类和植绥螨类的个体数量在间种牧草枣林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088 / 20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抗虫转基因水稻和化学杀虫剂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J].
刘志诚 ;
叶恭银 ;
胡萃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309-2314
[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昆虫多样性研究 [J].
姬兰柱 ;
董百丽 ;
魏春艳 ;
王淼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1527-1530
[3]   边缘效应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 [J].
戈峰 ;
门兴元 ;
苏建伟 ;
刘向辉 ;
丁岩钦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91-94
[4]   不同枣园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 [J].
师光禄 ;
曹挥 ;
戈峰 ;
夏乃斌 ;
李镇宇 .
林业科学, 2002, (03) :94-101
[5]   英罗港红树林昆虫群落及其多样性的研究 [J].
蒋国芳 ;
颜增光 ;
岑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96-99
[6]   农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对害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J].
侯茂林 ;
盛承发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2) :118-123
[7]   棉田蜘蛛群落及其多样性研究 [J].
李代芹 ;
赵敬钊 .
生态学报, 1993, (03) :205-213
[8]   封山育林对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J].
高宝嘉 ;
张执中 ;
李镇宇 .
生态学报, 1992, (01) :1-7
[9]   SYNOMONE-MEDIATE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ARASITOID DIAERETIELLA-RAPAE AND BREVICORYNE-BRASSICAE UNDER FIELD CONDITIONS [J].
TITAYAVAN, M ;
ALTIERI, MA .
ENTOMOPHAGA, 1990, 35 (04) :49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