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接种外源微生物生活垃圾堆肥中的胡敏酸荧光特性
被引:8
作者:
魏自民
席北斗
赵越
王世平
许景钢
张笛
刘鸿亮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东北农业大学
[3] 中国农业大学
[4]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5] 哈尔滨
[6] 北京
来源: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外源微生物;
堆肥;
胡敏酸;
荧光光谱;
D O I:
10.13671/j.hjkxxb.2005.10.010
中图分类号:
X705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利用城市生活垃圾接种外源微生物,采用工厂化工艺进行堆肥,对堆肥前后胡敏酸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胡敏酸发射光谱相对简单,在440nm附近形成1个较宽的谱带,而激发光谱与同步扫描光谱则由几个特征峰及肩峰组成.对不同荧光光谱特征峰的分析表明,堆肥结束后,胡敏酸的腐殖化程度明显增加.CK、MS、ZJ、MS+ZJ各处理的荧光光谱形状基本相似,但主要特征峰的相对荧光强度有明显区别.其中接种外源微生物可明显增加堆肥胡敏酸分子的缩合度,中加酵素菌(ZJ)处理优于美商复合菌(MS)处理,而2种外源菌混合接种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通过与土壤中胡敏酸荧光特性比较证实,堆肥后的胡敏酸具有土壤富里酸的特征,活性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349 / 135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