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种地积极性影响因素研究——以宾县为例

被引:4
作者
朱晓雨 [1 ]
石淑芹 [1 ]
石英 [1 ]
吴文斌 [2 ,3 ]
杨鹏 [2 ,3 ]
李正国 [2 ,3 ]
许恒周 [4 ]
机构
[1]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4]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户; 土地经济; 种地积极性; 影响因素; 宾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为探讨近年来农户种地所面临的,由于社会发展而产生巨大变化的各项重要内外因素中哪些对农户种地积极性产生较大影响,该研究针对相关问题,对黑龙江省宾县所辖的3个乡、24个村、384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法、频率分析法,考察并分析了农户自身情况、社会经济情况两方面共十个因素对农户种地积极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农户种地积极性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分别是作物产量、作物纯收益、新品种与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补贴与引导政策。为了提高东北地区农户种地积极性、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业发展,应当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农户农业收入水平为核心,重视加强高产新品种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完善现行农业补贴制度,同时可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思考 [J].
邹凤羽 ;
国娜 .
农村经济, 2009, (11) :14-16
[2]   中国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J].
屈宝香 ;
李文娟 ;
钱静斐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04) :34-39
[3]   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对农地利用的影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J].
田玉军 ;
李秀彬 ;
辛良杰 ;
马国霞 ;
李占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3) :369-377
[4]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三大举措——1020户农民水稻生产现状问卷调查 [J].
戴魁根 ;
任泽民 ;
谢慧 .
中国稻米, 2007, (06) :1-8
[5]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分析 [J].
侯玲玲 ;
穆月英 ;
张春晖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0) :289-294
[6]   农业专业合作社若干问题研究——兼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J].
宋刚 ;
马俊驹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5) :59-65
[7]   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条件与效果研究:以东北农村为例 [J].
刘凤芹 .
管理世界, 2006, (09) :71-79+171
[8]   基于农户的耕地质量认识及其响应机制研究 [J].
张衍毓 ;
王静 ;
史衍玺 ;
李玉环 .
资源科学, 2006, (02) :74-81
[9]   区域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差异及其驱动力研究——以上海市、南京市、泰州市、扬州市农户调查为例 [J].
杜文星 ;
黄贤金 .
资源科学, 2005, (06) :90-94
[10]   农民合作社的十大功能 [J].
孙迪亮 .
经济问题探索, 2005, (01)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