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组织: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的现实路径

被引:18
作者
苏昕 [1 ,2 ]
王可山 [3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
[2] 山东英才学院
[3] 北京物资学院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组织;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制度变迁;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3.02.012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F322 [农业计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农民合作成为必然。农民合作组织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共享组织优势与合作收益上具有制度优势,使其在应对小规模分散经营内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缺陷上具有效率。目前,从生产和消费双方来看都对分散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再变迁提出了要求。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有效地融入农业生产之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是破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的一条现实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村经济转型 [J].
王曙光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7 (03) :112-117
[2]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J].
黄宗智 ;
彭玉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74-88+205
[3]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与地方政府的角色 [J].
郭晓鸣 ;
曾旭晖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6) :25-29+36
[4]   农用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 [J].
王秀清 ;
苏旭霞 .
农业技术经济, 2002, (02) :2-7
[5]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济组织制度 [J].
杨顺江 .
中国集体经济, 2002, (01) :44-46
[6]   农民合作:必然性、变革态势与启示 [J].
黄祖辉 .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08) :4-8
[7]   试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性质 [J].
胡习川 .
中国经济问题, 1983, (05) :15-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