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地形分异模拟

被引:21
作者
徐勇
田均良
刘普灵
徐学选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北京
[4] 陕西杨陵
[5] 陕西杨陵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地形分异; WIN-YIELD软件; 黄土高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5.005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退耕还林还草是目前黄土高原整治生态环境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主体政策。为使生态退耕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本文基于WIN-YIELD软件,以延安燕沟流域为例,利用19972002年延安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和燕沟流域地貌、土壤及土地利用等资料,模拟分析了不同地形高程、坡度和坡向条件下坡耕地种植不同作物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地形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地形坡度是影响径流和泥沙产生的重要因素,产生径流和泥沙的模拟值随地形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地形坡度15°是坡耕地土壤侵蚀模数的相对质变点;地形高程和坡向对产生径流和泥沙的影响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紧迫性地域分级论证 [J].
彭文英 ;
张科利 ;
李双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4) :438-443
[2]   小流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研究 [J].
刘高焕 ;
朱会义 ;
蔡强国 ;
甘国辉 ;
Ferko Csillag ;
Virginia Maclaren .
地理研究, 2002, (01) :25-33
[3]   燕儿沟流域水保治理措施优化配置示范研究 [J].
琚彤军 ;
刘普灵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S1) :53-55+67
[4]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调控 [J].
徐勇 ;
Roy C.Sidle .
地理学报, 2001, (06) :657-666
[5]   燕儿沟流域泥沙监测初报 [J].
琚彤军 ;
刘普灵 ;
郑世清 ;
冯秉琦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0, (02) :176-178
[6]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 [J].
傅伯杰 ;
陈利顶 ;
马克明 .
地理学报, 1999, (03) :51-56
[7]   燕儿沟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途径 [J].
焦锋 ;
杨勤科 ;
雷会珠 .
水土保持通报, 1998, (S1) :41-44
[8]   黄土丘陵区退耕上限坡度的研究论证 [J].
唐克丽 ;
张科利 ;
雷阿林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02) :200-203
[9]  
黄土高原丘陵区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探索[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田均良等主编, 2003
[10]  
Assessing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the case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n the middle Yiluo catch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J] . Xiaojian Li,Jim Peterson,Gang-Jun Liu,Lexiang Qian.Applied Geography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