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犯的可罚性判断——印象说之提倡

被引:8
作者
刘晓山
刘光圣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2]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博士研究生
[3] 委员、公诉一处处长
关键词
不能犯; 可罚性判断; 外在影响; 印象说;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08.03.011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不能犯的可罚性判断,从本质上而言,是在不能犯领域为法律调控与道德调控划定合理的界线。因此,只有上升到法与道德的高度,从不能犯客观构造的角度,以其造成的外在影响为基础进行研究,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印象说以行为对社会公众造成的侵害法秩序的印象为标准判断不能犯可罚性,符合法与道德基本关系的原理,顺应了当今风险社会的基本形势,与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相契合,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具有可行性,应予以提倡。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07, (06) :76-93
[2]   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 [J].
劳东燕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126-139+206
[3]   法律与道德调整对象的检视 [J].
温晋锋 .
南京社会科学, 2007, (01) :106-110
[4]  
外国刑法纲要[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明楷, 2007
[5]  
法律、自由与道德[M]. 法律出版社 , (英)H.L.A.哈特(H.L.A.Hart)著, 2006
[6]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张文显著, 2006
[7]  
不能犯初论[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陈家林著, 2005
[8]  
法律与道德[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罗斯科·庞德(RoscoePound)著, 2003
[9]  
德国刑法教科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 2001
[10]  
刑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铭暄,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