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安徽省水资源评价

被引:29
作者
刘民士 [1 ]
刘晓双 [2 ]
侯兰功 [1 ]
机构
[1] 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
[2] 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安徽省; 水足迹; 虚拟水; 水资源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安徽省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该省2010年水足迹,并对水资源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10年安徽省总的水足迹为728.98亿m3,人均水足迹为1 067.79m3/人,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31.44m3/人,水资源的消耗已明显超出其水资源可利用量,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安徽省水足迹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占全省水足迹总量的99.49%;(3)此外,安徽省万元GDP水足迹值相对较高,反映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现实状况。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农业生产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开发利用过境水来实现安徽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可为全省水资源科学利用和管理提供有利的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甘肃省水足迹及虚拟水贸易研究
    蔡振华
    沈来新
    刘俊国
    赵旭
    [J]. 生态学报, 2012, 32 (20) : 6481 - 6488
  • [2]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九龙江流域水资源评价
    潘文俊
    曹文志
    王飞飞
    陈劲松
    曹娣
    [J]. 资源科学, 2012, 34 (10) : 1905 - 1912
  • [3] 基于虚拟水理论的河北省水足迹时空差异分析
    刘梅
    许新宜
    王红瑞
    王峰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6) : 1022 - 1034
  • [4] 河南省主要农作物虚拟水空间分布及水资源配置研究
    白景锋
    杨杰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3) : 167 - 171
  • [5] 干旱区绿洲-荒漠化演变中的水足迹表征研究——以新疆天山北坡为例
    郭鹏程
    包安明
    易秋香
    王兴娟
    王强
    白泽龙
    [J].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1) : 171 - 176
  • [6] 环鄱阳湖区水足迹的动态变化评价
    傅春
    欧阳莹
    陈炜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12) : 1520 - 1524
  • [7] 北京市水足迹计算与分析
    王艳阳
    王会肖
    蔡燕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 (04) : 954 - 960
  • [8] 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生态足迹和水足迹
    吴燕
    王效科
    逯非
    [J]. 资源科学, 2011, 33 (06) : 1145 - 1152
  • [9] 北京市水足迹及农业用水结构变化特征
    黄晶
    宋振伟
    陈阜
    [J].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 6546 - 6554
  • [10] 湖北省洪湖市生态足迹与水足迹动态分析
    莫明浩
    王学雷
    任宪友
    王慧亮
    周海燕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6) : 70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