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效果评估——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37
作者
柳天恩 [1 ]
田学斌 [2 ]
曹洋 [3 ]
机构
[1] 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2]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
[3] 河北经贸大学学校办公室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经济发展; 政策评估; 双重差分法;
D O I
10.19337/j.cnki.34-1093/f.2019.06.003
中图分类号
F127.9 [特区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策试验田",国家级新区肩负着引领地区经济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历史使命。基于2006—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地级以上行政级别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以评估国家级新区的设立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设立国家级新区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存在1~2年的政策预期效应;中西部地区国家级新区比东部地区国家级新区能更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低行政等级城市的国家级新区比高行政等级城市的国家级新区能更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跨行政区域的国家级新区比单一行政区内的国家级新区能更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国家级新区辐射带动力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J].
范巧 ;
郭爱君 .
经济体制改革, 2018, (05) :46-51
[2]   国家高新区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吗 [J].
袁航 ;
朱承亮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8) :60-77
[3]   国家级新区对属地省份经济增长影响效应评估 [J].
范巧 ;
吴丽娜 .
城市问题 , 2018, (04) :48-58
[4]   国家级新区绿色增长能力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J].
赵东方 ;
武春友 ;
商华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35 (12) :34-41
[5]   国家级新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再论国家级新区 [J].
郝寿义 ;
曹清峰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02) :1-7
[6]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雄安新区产业定位 [J].
黄群慧 .
经济研究参考, 2018, (01) :3-6
[7]   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分析与可持续发展思考 [J].
薄文广 ;
殷广卫 .
南京社会科学, 2017, (11) :9-16
[8]   京津冀存在“集聚阴影”吗——大城市的区域经济影响 [J].
陈玉 ;
孙斌栋 .
地理研究, 2017, 36 (10) :1936-1946
[9]   首都功能疏解与雄安新区发展的路径探讨 [J].
杨宏山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9) :65-69
[10]   雄安新区与我国国家级新区的转型与升级 [J].
郝寿义 .
经济学动态, 2017, (07)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