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5年间霍乱的流行特征与监测结果

被引:4
作者
林玫
唐振柱
李翠云
董柏青
龚健
王鸣柳
黄文波
王亚东
曾竣
廖和壮
吴兴华
梁大斌
谭冬梅
权怡
方锦嵩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宁
[3] 南宁
关键词
霍乱; 流行病学; 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对1999~2 0 0 3年广西霍乱流行病学特点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收集的疫情报告、个案、疫点处理、实验室检测和监测月报表等资料进行统计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 0 0 3年5年间广西共报告霍乱病例133例,年均发病率0 . 0 6 / 10万,病死3例,病死率2 .2 6 % ,检出带菌者81例;地区分布呈现沿海与内陆并存的格局,流行高峰在7~9月份,病例年龄有老龄化的倾向,职业分布以农民和渔船民为主;流行的优势菌型1999年和2 0 0 0年以O1群小川型为主,2 0 0 1年转变为稻叶型,首次发现O139群霍乱病例和外环境株;分离的小川和稻叶型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痢特灵等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O139群菌株更显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传播途径以食物和水为主;5年来3类监测地区采集标本的总阳性率为0 . 77‰,阳性标本均出现在疫区,标本阳性率以2 0 0 0年(1. 96‰)为高、以3类地区为最高(1 .34‰) ,各类标本中以疑似病例粪便标本为最高(9 .17‰)。结论:广西霍乱流行强度近年呈逐年下降态势;霍乱监测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区霍乱防治工作仍需加强监测。
引用
收藏
页码:478 / 4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12起食源型霍乱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J].
颜兴伟 ;
杨玉金 ;
张艳云 .
现代预防医学, 2002, (01) :67-67
[2]  
广西霍乱百年史.[M].董柏青主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