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为与农民工社会融合

被引:6
作者
黄小兵 [1 ]
黄静波 [2 ]
机构
[1] 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消费行为; 群体异质性; 农民工; 社会融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3.55 [商业心理学、市场心理学];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群体异质性视角下,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状况以及消费行为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农民工总体社会融合程度不高,但具有较强的融入意愿,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农民工社会融合存在明显促进作用。分类研究发现,消费行为仅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存在显著积极影响,而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对男性农民工的作用强于女性农民工;理性型消费行为能够提高农民工社会融合程度,而冲动型消费行为却会阻碍农民工融入城市,但是节俭型和炫耀型消费行为对农民工社会融合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能力与社会融合 [J].
胡晓江 ;
南方 ;
郭元凯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5 (02) :51-60
[2]   代际禀赋视角下的农民工消费行为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 [J].
申鹏 ;
凌玲 .
农村经济, 2014, (02) :35-40
[4]   农民工流动与城市定居意愿分析——基于沈阳市农民工的调查 [J].
戚迪明 ;
张广胜 .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4) :44-51
[5]   禀赋特征与机会结构——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分析 [J].
魏万青 ;
陆淑珍 .
中国农村观察, 2012, (01) :13-21
[6]   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 [J].
悦中山 ;
李树茁 ;
费尔德曼 .
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4 (01) :1-11+124
[7]   农民工城市融合中的“收入悖论”——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J].
孟颖颖 ;
邓大松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1) :74-82+112
[8]   趋同与差异:合法性机制下的消费转变——基于北京地区青年女性农民工消费的实证研究 [J].
张晶 .
中国青年研究, 2010, (06) :58-63+39
[9]   农民工留城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李珍珍 ;
陈琳 .
南方经济, 2010, (05)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