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灌溉方式和有机无机氮比例对水稻产量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刘宇锋
[1
,2
]
梁燕菲
[1
]
邓少虹
[1
]
李伏生
[1
]
机构:
[1] 广西大学农学院
[2]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灌溉方式;
有机无机氮比例;
生长因子;
产量构成;
水分利用效率;
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有机无机氮比例,即60%无机氮+40%有机氮(F1)、80%无机氮+20%有机氮(F2)、100%无机氮(F3),和3种灌溉方式,即常规灌溉(FIR)、控制灌溉(CIR)和间歇灌溉(IIR),对水稻生长、产量构成、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IR处理相比,CIR和IIR处理水稻全生育期灌水量分别下降31.3%和15.9%,但是理论产量平均分别降低31.9%和15.9%,因此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不明显。与F3相比,F1和F2的理论产量平均增加20.1%和14.2%,FIR条件下WUE分别提高37.3%和25.5%。通径分析表明,在不同灌溉方式与有机无机氮比例条件下,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仍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在间歇灌溉条件下,在总施氮量不变时,配施40%有机氮肥可降低水稻灌水量,并适当提高水稻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51 / 561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