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壳变形虫在我国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8
作者
汪品先
闵秋宝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关键词
变形虫; 古环境; 阿米巴; 原虫; 地质环境; 微化石; 微体化石; 第四纪地层; 沉积相; 陆相; 有孔虫; 古湖泊学; 古生物; 海陆过渡相; 海相地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有壳变形虫在我国第四纪地层中广泛分布,常见种有旋匣壳虫、无棘匣壳虫、针棘匣壳虫和砂壳虫未定种等。作为能在低pH环境下抗溶蚀的原生动物,它们在缺乏钙质化石的地层中是特别有用的环境标志。在我国,有壳变形虫在沿海平原与陆架海区是辨认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的宝贵标志。此外,有壳变形虫对于营养水平、沉积速率和其它环境参数反应灵敏,是第四纪地层古湖泊学的潜在指示化石。但是为了将有壳变形虫用于我国古湖泊学研究,需要对其现代分布进行定量的研究。 本文描述了一个新种,即亚洲鸟嘴虫Hoogenraadia asiatica。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49+447 +4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海、陆相地层辨认标志[M]. 科学出版社 ,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