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观:人之为人的实践理性

被引:1
作者
陈进华 [1 ]
李兰芬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2]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荣辱观; 理性;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48 [道德教育];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马克思主义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特征的共同要求,吸收了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全体公民的共同愿望,是一种先进的荣辱观。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荣辱观的人性基础、实践主体和评价路径,以构建当代人性关怀、人格养成的实践理性精神是本文研究的兴趣所在和理论主旨。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84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道德情操论[M] (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韩巍译; 西苑出版社 200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人民出版社 1990,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 人民出版社 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