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岩石圈热状态及其东西部差异

被引:16
作者
马晓冰
孔祥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地热流; 深部温度场; 构造差异; 地球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 [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分析青藏高原几条地球物理研究剖面,并对其地表大地热流和岩石圈温度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温度场分布具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进一步论述了青藏高原东西部的地质构造差异、热差异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青藏高原西部的地壳结构
    熊绍柏
    刘宏兵
    [J]. 科学通报, 1997, (12) : 1309 - 1312
  • [2] 青藏高原西部大地电磁测深探测结果
    马晓冰
    孔祥儒
    于晟
    [J]. 科学通报, 1997, (11) : 1185 - 1187
  • [3] 青藏高原西部吉隆-鲁谷地区的重力场与地壳构造
    王谦身
    武传真
    江为为
    [J]. 科学通报, 1997, (08) : 858 - 862
  • [4] 西藏羌塘盆地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张胜业
    魏胜
    王家映
    张先觉
    [J]. 地球科学, 1996, (02) : 198 - 202
  • [5] 昆仑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地区的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特征
    泰国卿,陈九辉,刘大建,顾群,熊杨武,李海孝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2) : 193 - 199
  • [6] 青藏高原及其东部邻区的三维地震波速度结构与大陆碰撞模型
    曾融生
    朱介寿
    周兵
    丁志峰
    何正勤
    朱露培
    骆循
    孙为国
    [J]. 地震学报, 1992, (S1) : 523 - 533
  • [7]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综合地球物理调查与研究
    吴功建
    高锐
    余钦范
    程庆云
    孟令顺
    董学斌
    崔作舟
    尹周勋
    沈显杰
    周烑秀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1, (05) : 552 - 562
  • [8] 青藏高原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岩石圈电性研究
    郭新峰
    张元丑
    程庆云
    高锐
    潘渝
    [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90, (02) : 191 - 202
  • [9] 西藏高原亚东至当雄地带二维地壳结构的研究
    尹周勋
    滕吉文
    刘宏兵
    [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90, (02) : 239 - 245
  • [10] 西藏高原北缘色林错—雅安多地带的二维速度结构及断裂分布特征
    刘宏兵
    滕吉文
    尹周勋
    [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90, (02) : 259 -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