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隧道围岩位移反演分析

被引:22
作者
朱珍德 [1 ,2 ]
杨喜庆 [2 ]
郝振群 [2 ]
王士宏 [3 ]
机构
[1] 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2]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3]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建设局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位移反分析;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无锡惠山隧道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等特点,基于长期现场监测变形位移数据,借助粒子群算法的参数优化功能,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编制了优化PSO—BP隧道位移反分析系统。PSO—BP系统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有限元方法获得学习样本,再通过粒子群算法搜索最优的神经网络模型参数。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待反参数与实测位移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后用粒子群算法从全局空间上搜索最优反演参数。克服了普通智能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慢、正分析计算量大等缺陷,具有全局优化特性。将模型应用于惠山隧道Ⅳ级围岩断面ZK6+485的反分析中,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表明采用PSO—BP预测模型进行隧道位移预测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Cauchy积分解法与遗传算法的随机位移反分析研究 [J].
焦春茂 ;
赵春风 ;
楼云 ;
吕爱钟 ;
石振明 .
岩土力学, 2009, 30 (01) :251-256
[2]   基于粒子群算法和FLAC的洞室围岩参数反分析 [J].
姜谙男 ;
茹忠亮 ;
张娇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7, (05) :33-35
[3]   基于ν-SVR和GA的初始地应力场位移反分析方法研究 [J].
余志雄 ;
周创兵 ;
陈益峰 ;
李俊平 .
岩土力学, 2007, (01) :151-156+162
[4]   基于微粒群优化的智能位移反分析研究 [J].
赵洪波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11) :2035-2038
[5]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岩土工程反分析研究 [J].
高玮 .
岩土力学, 2006, (05) :795-798
[6]   龙山双连拱隧道动态位移反分析与预测 [J].
朱合华 ;
张晨明 ;
王建秀 ;
丁文其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1) :67-73
[7]   盾构法隧道引起的地表变形分析 [J].
张云 ;
殷宗泽 ;
徐永福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3) :388-392
[8]   三峡船闸高边坡考虑开挖卸荷效应的位移反分析 [J].
盛谦 ;
丁秀丽 ;
冯夏庭 ;
张治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S1) :987-993
[9]  
神经网络设计.[M].(美)MartinT.Hagan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  
人工神经网络实用教程.[M].杨建刚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