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厚度、沉积速率及砂体形态

被引:22
作者
李广雪
薛春汀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2]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
[3] 青岛
关键词
水下三角洲; 厚度; 沉积速率; 砂体形态; 砂体模式;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3.04.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多年水下实测剖面对比,对黄河水下三角洲现今活动叶瓣沉积厚度、沉积速率和砂体形态进行了研究。厚度分布等值线呈椭圆形,长轴与海岸平行。口门处沉积速率最大,平均最高值可达240cm/a之多,前三角洲沉积速率小于30cm/a,平均约15cm/a,三角洲侧缘小于50cm/a,平均约30cm/a。三角洲叶瓣砂体成分受物源控制,主要由粗粉砂组成。通过与世界六种典型三角洲砂体模式对比,认为黄河三角洲叶瓣砂体有其特殊性,代表具高密度流的三角洲砂体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现行黄河口海域泥沙冲淤的定量计算及其规律探讨 [J].
孙效功 ;
杨作升 ;
陈彰榕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1) :129-136
[2]   黄河1964—1976年刁口流路泥沙冲淤及其分布特点 [J].
黄世光 ;
王志豪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1, (01) :15-28
[3]   黄河海港海域潮流、余流分析 [J].
叶和松 ;
房宪英 ;
黄易畅 .
黄渤海海洋, 1989, (02) :100-105
[4]   黄河口门外滨海区潮流的分布特征 [J].
王凤聪 ;
苏志清 .
海洋湖沼通报, 1989, (02) :8-11
[5]   黄河输沙及其对渤海、黄海沉积作用的影响 [J].
任美锷 ;
史运良 .
地理科学, 1986, (01) :1-12+101
[6]   黄河入海干流随潮流变化的特征及泥沙运动方向附视频 [J].
刘凤岳 .
海洋湖沼通报, 1985, (02) :20-24
[7]   黄河河口演变 Ⅱ.河口水文特征及泥沙淤积分布 [J].
庞家珍 ;
司书亨 .
海洋与湖沼, 1980, (04) :295-305
[8]   THE SUBAQUEOUS DELTA OF THE MODERN HUANGHE (YELLOW-RIVER) [J].
PRIOR, DB ;
YANG, ZS ;
BORNHOLD, BD ;
KELLER, GH ;
LIN, ZH ;
WISEMAN, WJ ;
WRIGHT, LD ;
LIN, TC .
GEO-MARINE LETTERS, 1986, 6 (02) :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