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

被引:23
作者
吴军
魏安喜
机构
[1]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效应; B-N分解; “一带一路”; 空间相关性;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18.01.001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1978—2013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样本,借助空间全局Moran’sⅠ、局部LISA和B-N分解模型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特征演变、根源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其主要来源于确定性趋势;整体上,加强区域之间的资金、技术和信息的流动,增加财政支出,同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努力缩小各地区对外开放落差与贫富差距,均能有效促进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合理运用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尤其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布局,能事半功倍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机制研究 [J].
张伟丽 ;
邓晴晴 ;
冯文博 .
经济经纬, 2017, 34 (02) :19-24
[2]   “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 [J].
李晓 ;
李俊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10) :30-59+156
[3]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 [J].
冯长春 ;
曾赞荣 ;
崔娜娜 .
地理研究, 2015, 34 (02) :234-246
[4]   “十三五”上海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定位与机制设计 [J].
姜睿 .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01) :81-88
[5]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区域发展——2014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观点综述 [J].
陆根尧 ;
智瑞芝 ;
李太龙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2) :83-89
[6]   我国西南地区在“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中的优势及定位 [J].
张军 .
经济纵横, 2014, (11) :93-96
[7]   空间相关性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1953—2010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何雄浪 ;
郑长德 ;
杨霞 .
财经研究, 2013, 39 (07) :82-95
[8]   中国GDP的趋势周期分解与随机冲击的持久效应 [J].
王少平 ;
胡进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65-76
[9]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J].
张晓旭 ;
冯宗宪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399-414
[10]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吗?——基于时序列的随机收敛和收敛研究 [J].
滕建州 ;
梁琪 .
管理世界, 2006, (12) :32-4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