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术后脑出血与“脑染色”的鉴别诊断

被引:9
作者
高艳
李坤成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医学影像部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溶栓; 脑染色; 缺血-再灌流损伤; 血管通透性; 血脑屏障; 脑出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早期(6 h之内)动脉溶栓治疗后即刻脑CT征象及脑出血危险因素。方法对82例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观察即刻、4~6 h、24 h脑CT表现。结果即刻CT扫描出现27例高密度区,包括脑组织染色8例,其中神经核团染色5例,脑灰质染色3例;溶栓后脑出血15例;亚急性脑梗死区脑组织染色4例。CT早期缺血改变及较低的ESS评分是脑动脉溶栓术后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它们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8.33和11.35。结论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脑CT显示的脑组织染色是由于闭塞的脑血管部分或全部再通,引起缺血-再灌流损伤,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血脑屏障受损,含对比剂的血液内液体成分渗到脑组织间隙所致,使血管再通区受损伤的灰质或神经核团的脑组织染色,白质不染色。随着对比剂在体内的减少,染色在几小时后逐渐变淡,此种表现是闭塞的脑血管再通前局部脑组织已出现缺血性脑梗死的征象,勿误认为脑出血征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019 / 10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CT脑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初步研究 [J].
卢洁 ;
李坤成 ;
杜祥颖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 (04) :42-45
[2]   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炎症性改变及腺苷受体介导的抗炎作用 [J].
戴成祥 ;
荆忱 ;
李小鹰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1, (06) :422-424
[3]   腺苷对离体心脏再灌注后炎性因子TNF-α mRNA、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 [J].
高岚 ;
张京范 ;
于德水 ;
王胜洵 .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 (05) :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