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绿地系统可达性比较研究

被引:12
作者
董仁才 [1 ]
张娜娜 [1 ,2 ]
李思远 [1 ,2 ]
张永霖 [1 ,2 ]
王韬 [1 ,2 ]
付晓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达性; 缓冲区分析; 绿地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所在城市均十分重视绿地系统对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不但能提高城市生态空间容量,也能充分满足不同位置城市居民的需求,这使得城市绿地与其被服务对象——城市居民之间的可达性成为评价城市绿地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指标。以高德公司生产的电子导航地图中居民区点和绿地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GIS缓冲区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我国4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西城区、石景山区、绍兴市和日照市这4个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斑块特征,以及<5,5—15,15—30min时间距离内所覆盖城市居民点数量,对其绿地可达性及其服务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内的绿地系统分布均比较合理,覆盖面广,尤其是30min时间距离内可达的绿地满足了95%的住区;80%以上的住区居民可以在15min内到达周边任意绿地,为城市绿地管理部门打造"一刻钟生活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发现,提供服务的绿地斑块面积比较细碎,大型绿地的配置率相对较低;而且多数绿地斑块从属于多个时间距离半径内,承受较大人口压力。最后,建议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绿地系统与住区从时间尺度上的协调分析。此外,尝试性地采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电子导航地图开展城市绿地系统可达性分析,研究结果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256 / 32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RS和GIS技术的西安市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与评价.[D].黄曦涛.西北大学.2011, 06
[2]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汤国安; 杨昕; 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
[3]  
国家森林公园理论与实践.[M].兰思仁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4]  
北京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J].袁丽华;徐培玮;.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5, 01
[5]   基于GIS-Network Analyst的重庆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J].
鄢进军 ;
丁真兵 ;
郑凌予 ;
秦华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 (12) :153-158
[6]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中基于位置的兴趣点数据的标准化研究 [J].
吕玉霞 ;
薛明 ;
王月莉 .
测绘标准化, 2013, 29 (03) :1-4
[7]   导航地图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J].
张栋海 ;
韩丽华 ;
肖雄兵 ;
刘晖 ;
汤晟佳 ;
郑红艳 .
地理信息世界, 2013, 20 (02) :20-23+36
[8]   基于GIS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J].
宋秀华 ;
郎小霞 ;
朴永吉 ;
王秀峰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3) :400-406
[9]   利用城市POI数据提取分层地标 [J].
赵卫锋 ;
李清泉 ;
李必军 .
遥感学报, 2011, 15 (05) :973-988
[10]   城市公园可达性研究——方法与关键问题 [J].
刘常富 ;
李小马 ;
韩东 .
生态学报, 2010, 30 (19) :5381-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