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4
作者
陶军 [1 ]
孙早 [2 ]
刘靠柱 [3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学系
[3] 江苏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分公司人力资源部
关键词
国家战略意图; 产业竞争优势; 所有制结构; 地区经济增长;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06.02.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 Porter 等人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上,本文将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意图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发展了一个简单的产业竞争力来源分析框架,为解释我国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竞争力低下现象提供了一个不同的分析视角。本文的分析表明,(1)基于全局的国家战略意图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及其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由此催生出的主导产业违背了西部的比较优势;(2)西部主导产业群中大量存在的国有企业削弱了产业竞争优势,最终导致我国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竞争力低下。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提升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竞争力的现实途径是培育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惟此才能化解国家战略意图与西部比较优势之间的“困境”,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为民营企业进入主导产业群创造有利的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西部发展中的政府意志与市场制度变迁 [J].
孙早 .
战略与管理, 2001, (06) :12-20
[2]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建构西部地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 [J].
吴群刚 ;
冯其器 .
管理世界, 2001, (04) :43-54+218
[4]   非国有经济成分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J].
姚洋 .
经济研究, 1998, (12) :29-35
[5]  
金碚等著.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6]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