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基于中美比较法视野

被引:19
作者
李西臣
机构
[1] 西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智能合约; 自动履行; 法律效力; 中国法; 美国法;
D O I
10.19631/j.cnki.css.2020.007.006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TP311.13 [];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1201 ;
摘要
作为未来数字文明重要基石的智能合约在区块链金融领域正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创新实践之中,智能合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已成为学界必须回答的问题。外观表现形式为计算机代码的智能合约从本质上看承载着交易方的意思表示,在合同形式自由原则下,可以被理解为高科技背景下创新的合同书面形式。智能合约五要素结构实现了协议自动履行功能,改变了"履行具有不确定性"的传统合同履行方式。符合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智能合约自动履行具有合法性,但需审查机器意思与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相符、机器意思与法律规定是否相符。中美两国都有接受智能合约的法理及法律基础,美国立法和司法先行于中国,在美国法的启示下,中国法可以明确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以回应蓬勃发展的金融科技现实。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8+2 +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书面形式与合同的成立 [J].
朱广新 .
法学研究, 2019, 41 (02) :59-76
[2]   智能合约的法律构造 [J].
陈吉栋 .
东方法学, 2019, (03) :18-29
[3]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合同法分析 [J].
郭少飞 .
东方法学, 2019, (03) :4-17
[4]   金融科技背景下金融监管范式的转变 [J].
周仲飞 ;
李敬伟 .
法学研究, 2018, 40 (05) :3-19
[5]   区块链技术下智能合约意思表示的认定 [J].
陈逸宁 .
海南金融, 2018, (05) :39-45
[6]  
一般系统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美]冯·贝塔朗菲(VonBertalanffy, 1987
[7]  
Empirical Insights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Smart Contracts[C/OL] .2 Michael M觟hring,Barbara Keller,Rainer Schmidt,Anna-Lena Rippin,Janine Schulz,Karina Brückner. Twenty-Second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Japan) . 2018
[8]  
The Distributed Liability of Distributed Ledgers:LegalRisks of Blockchain .2 Dirk Zetzsche,Ross P.Buckley,Douglas W.Arn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Law Review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