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立交桥”:框架与行动

被引:36
作者
柳士彬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立交桥”; 沟通; 衔接; 融合; 互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20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7 ;
摘要
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是我国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继续教育"立交桥"的主体框架由本质内涵、组织形式、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成果等四个不同维度共同构成。鉴于此,要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必须建立资历架构体系,实施教育回流制度,实现不同本质内涵的继续教育之间的有效沟通;构筑翻转课堂组织,建设虚拟学习社区,实现不同组织形式的继续教育之间的一体化衔接;采取混合式学习方式,开展跨界学习活动,实现不同学习方式的继续教育之间的真正融合;建立过往资历认证机制,实行个人学习积分卡制度,实现不同学习成果的继续教育之间的相互认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Learning as boundary-crossing in school–university partnership[J] . Amy B.M. Tsui,Doris Y.K. Law.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 200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