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

被引:9
作者
张巍
王一平
机构
[1] 烟台大学建筑系
关键词
街道生活; 住区; 回归; 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居住小区模式是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形式,虽然可以应对住区规划本身的一些要求,但却无法在住区与城市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本文将住区的各构成要素与相应的城市系统相结合,寻求住区与城市发展的统一,提出了回归街道生活的观点,明确将城市街道作为城市与住区的空间联结,提供给居民最为生活化的居住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18 / 2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加)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著;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
[2]  
营造21世纪的家园.[M].(英)大卫·路德林(DavidRudlin);(英)尼古拉斯·福克(NicholasFalk)著;王健;单燕华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  
紧缩城市.[M].(英)迈克·詹克斯(MikeJenks)等编著;周玉鹏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新都市主义宪章.[M].(美)新都市主义协会(CongressfortheNewUrbanism)编;杨北帆等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  
中国现代城市住宅.[M].吕俊华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  
交往与空间.[M].(丹麦)扬·盖尔(JanGehl)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7]  
城市意象.[M].(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
[8]  
明日的田园城市.[M].(英)埃比尼泽·霍华德著(EbenezerHoward);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