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日本蚌的个体变异并初论日本蚌类的演化趋势

被引:2
作者
陈金华
蒋福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 阜新矿业学院
关键词
化石层; 蚌类; 个体变异; 珠蚌; 生物层; 蓬莱镇组; 壳饰; 类三角蚌; 图版; 瓣鳃类; 延吉; 吉林; 日本; 演化趋势;
D O I
10.19800/j.cnki.aps.1990.01.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前言1986年夏,陈丕基等在辽宁西部进行白垩系调查时,于孙家湾组采获一批双壳类化石;同年9月和11月,常征路、蒋福兴和张平安等两次去该化石点补充采集,得到更丰富的标本。这些材料交与笔者研究,鉴定为Nippononaia yanjiensis Gu和Unio yanbianensis Gu,这两个种都曾在吉林东部延吉盆地的铜佛寺组发现过(《中国的瓣鳃类化石》,1976)。在我国的早白垩世地层中,珠蚌类与类三角蚌类(包括日本蚌类)大量共生的现象十分罕见。通常认为,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34+133 +133-138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假嬉蚌壳微细结构和分类位置 [J].
姚培毅 .
古生物学报, 1986, (06) :617-621+693
[2]   从事件地层学角度探讨东亚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 [J].
刘本培 ;
陈芬 ;
王五立 .
地球科学, 1986, (05) :465-472
[3]   亚洲非海相白垩系的三分性及其类三角蚌类的分带 [J].
郭福祥 .
地质学报, 1982, (04) :324-333+385
[4]  
中国非海相中生代双壳类与地层的分布及发展[J]. 顾知微.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01)
[5]   山东中生代陆相地层问题 [J].
陈丕基 ;
曹美珍 ;
潘华璋 ;
叶春辉 ;
黎文本 ;
沈炎彬 ;
陈金华 .
地层学杂志, 1980, (04) :301-309
[6]  
中国的瓣鳃类化石[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的瓣鳃类化石》编写小组 编著,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