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岩溶区生态退化研究

被引:11
作者
韦复才 [1 ]
时坚 [1 ]
唐建生 [1 ]
周游游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2]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态学; 西南岩溶区; 生态系统; 退化特点; 退化过程; 退化成因;
D O I
10.16088/j.issn.1001-6600.2006.02.025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退化的形成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长期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所引起的,退化过程大致包括原始森林→准原始森林→低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中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高级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疏草、石漠6个阶段,相应的植被面貌也由原生地带性森林依次转变为原生+次生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人工林、矮幼林+灌丛、草灌+石漠。西南岩溶区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必须首先将人为活动限制在岩溶生态系统环境承载允许的范围之内,并辅以适当的生物、工程措施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云南岩溶石漠化状况及治理规划要点 [J].
王宇 ;
杨世瑜 ;
袁道先 .
中国岩溶, 2005, (03) :206-211
[2]   云南石林公园植被重大变化与意义 [J].
李玉辉 ;
冯正清 ;
俞筱押 ;
马遵平 .
中国岩溶, 2005, (03) :212-219
[3]   三只羊乡地质生态环境特点与综合治理 [J].
陈宏峰 ;
夏日元 ;
唐建生 ;
邹胜章 ;
李兆林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77-80
[4]   荔波小七孔风景区岩溶森林的生态特征浅析 [J].
戴亚南 ;
邓艳 ;
李恩香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98-102
[5]   长江上游生态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 [J].
钟祥浩 ;
刘淑珍 ;
范建容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2) :157-162
[6]   广西石漠化及其对策 [J].
韦茂繁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42-47
[7]   茂兰森林生态系统对岩溶环境的适应与调节 [J].
周运超 ;
潘根兴 .
中国岩溶, 2001, (01) :50-55
[8]   喀斯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刍议─—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 [J].
安裕伦 .
中国岩溶, 1994, (02) :1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