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季风演化的突发性与不稳定性——以末次间冰期土壤发生为例

被引:22
作者
方小敏
戴雪荣
李吉均
曹继秀
管东红
郝永萍
王建力
王建民
机构
[1]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
[2]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 兰州
[3] 兰州
[4] 兰州
关键词
亚洲季风; 突发性和不稳定性; 兰州地区; 黄土-古土壤记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处于季风三角区顶点部位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的兰州-临夏地区高分辨率(23.6~88a/cm)黄土、古土壤记录揭示出在曾认为是温暖湿润的末次间冰期,无论是夏季风还是冬季风均表现出千年尺度上的急剧快速变化。变化幅度常达末次间冰期冷暖期气候变幅的1/3~1/2,变化形式多半为夏季风的突发性暴发与冬季风的逐渐增强相结合。即在夏季风盛行期有猛烈的持续降温;在冬季风盛行期也有强烈的增温。在末次间冰期最盛期(氧同位素5e亚阶段)它表现为夏季风的三次突然暴发和两次明显的冬季风增强,与最近格陵兰冰芯GRIP所揭示的末次间冰期气候不稳定性事实吻合。这说明突发性和不稳定性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方式,可能在北半球具有普遍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冰芯所记录的环境变化及空间耦合特征 [J].
姚檀栋,焦克勤,皇翠兰,李月芳 .
第四纪研究, 1995, (01) :23-31+98
[2]   最近130ka洛川黄土堆积序列与格陵兰冰芯记录 [J].
安芷生 ;
孙东怀 ;
张小曳 ;
周卫建 ;
S.C.Porter ;
J.Chappell ;
N.J.Shackleton ;
张代洲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24) :2254-2256
[3]   末次冰期旋迴兰州黄土剖面与南极东方站冰岩芯的对比 [J].
李吉均 ;
朱俊杰 ;
康建成 ;
陈发虎 ;
方小敏 ;
穆德芬 ;
曹继秀 ;
唐领余 ;
张宇田 ;
潘保田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 (10) :1086-1094+1127
[4]  
甘青地区的黄土地层学与第四纪冰川问题[M]. 科学出版社 , 陈发虎等著, 1993
[5]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