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暴力现象

被引:5
作者
鲍文强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暴力; 法律规制; 权利; 危害;
D O I
10.13398/j.cnki.issn1673-2596.2015.05.039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D924.34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学科分类号
1204 ; 030104 ;
摘要
网络暴力现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日益频发,通过侮辱、诽谤、谩骂、搜集和泄露他人隐私的方式,为网络的绿色健康发展和互联网秩序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和挑战。追其根源,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现有的本身特点,如匿名性、虚拟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网民结构以及网络经营者等"人"的行为密切相关。本文试图通过深究网络暴力的概念、成因,尝试提出网络暴力现象的有效规制方法,还网络环境一片碧水蓝天。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网络暴力言论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J].
王彬彬 .
行政与法, 2014, (01) :41-46
[2]   言论自由保护伞下的网络暴力 [J].
张学敏 .
青年记者, 2014, (01) :64-65
[3]  
“老外撞大妈”,舆论背后的网络言论自由[J]. 陈立洋.法律与生活. 2014(01)
[5]   网络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以人肉搜索为例 [J].
武文静 .
新闻世界, 2013, (07) :293-294
[6]  
刘晨:杜绝网络暴力[J]. 求是. 2013(11)
[7]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 [J].
曹岩 .
法制与社会, 2013, (07) :242-243
[8]   “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 [J].
姜方炳 .
浙江学刊, 2011, (06) :181-187
[9]   中美网络表达自由制度比较 [J].
王晓瑞 .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3 (01) :131-132
[10]   言论自由与权利保护的艰难调和 《侵权责任法》中网络侵权规则之解读 [J].
谢鸿飞 .
检察风云, 2010, (03)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