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后果与“排除合理怀疑”——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被引:21
作者
桑本谦
戴昕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真相; 后果; 排除合理怀疑; 经济分析;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7.03.002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证明标准的界定与适用是刑事司法领域中的经典难题。我国刑诉法对"排除合理怀疑"这一表述的引入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造成了认知混乱。在广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中,控辩双方围绕"合理怀疑"的涵义发生争议,表明基于道德义务论的立场确定证明标准的传统进路是失败的。而采取后果主义立场和经济分析方法,在"真相"与"后果"之间寻求权衡,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把握刑事司法程序中的证明标准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基本立场 [J].
易延友 .
政法论坛, 2015, 33 (04) :15-33
[3]   中国法语境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J].
龙宗智 .
中外法学, 2012, 24 (06) :1124-1144
[4]  
刑事证据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 2012
[5]   Burden of Proof [J].
Kaplow, Louis .
YALE LAW JOURNAL, 2012, 121 (04) :738-859
[6]  
代理律师刘春雷和叶萍在该案二审中所做的代理词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