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重组、规制滞后与纵向圈定——中国电信、联通“反垄断”案例的若干思考

被引:14
作者
白让让 [1 ]
王光伟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电信产业; 互联网; 接入规制; 反垄断; 案例研究;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2.10.012
中图分类号
F626 [电信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反垄断机构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公司,在互联网骨干网接入环节"接入歧视行为"的反垄断调查为线索,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2007年中国电信产业重组后所形成的不对称寡头垄断结构,使部分一体化运营商在接入和互联环节获得了一定的垄断势力,可以通过接入的价格或质量歧视,对上下游的竞争者产生一定的圈定效应。这种行为由于获得了行业规制者的许可,也限制了《反垄断法》发挥作用的范围和效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下一步是产权改革[J]. 张昕竹.中国改革. 2012 (01)
[2]   第五次电信分拆与重组方案建议 [J].
高红冰 .
互联网周刊, 2011, (05) :28-31
[4]  
规制与发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 拉丰, 2009
[5]  
美国反垄断法原理与典型案例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沈四宝, 2006
[6]  
竞争与混沌[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美) 克兰德尔 (Crandall, 2006
[7]  
网络型产业的重组与规制[M].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美)戴维·M.纽伯里(DavidM.Newbery)著, 2002
[8]  
Open access policies, regulated charges and non-price discrimin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J] . César Mattos.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 2009 (4)
[9]  
Entry, access pricing, and welfare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J] . Stefan Behringer.Economics Letters . 2009 (3)
[10]   Incentives for sabotage in vertically related industries [J].
Mandy, David M. ;
Sappington, David E. M. .
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 2007, 31 (03) :23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