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动物行为的刑法评价

被引:4
作者
曹炜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虐待动物; 犯罪的本质; 刑法的目的; 刑法谦抑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应该限制虐待动物犯罪的范围,避免刑罚的扩大化。从犯罪的本质理论、刑法的目的理论以及刑法的谦抑性理论来看,只有行为人虐待动物并且将对虐待动物行为进行宣扬、宣传的行为才能构成虐待动物犯罪,而其他的虐待动物行为应该纳入治安管理处罚的范围。虐待动物犯罪应当被纳入自诉案件的范围之内,适用不告不理的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J].
山口厚 ;
金光旭 .
中外法学, 2008, (04) :590-595
[2]   刑法的目的及其观念分析 [J].
周少华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2) :52-58
[3]   刑法目的论要 [J].
曲新久 .
环球法律评论, 2008, (01) :28-32
[4]   刑法目的论纲 [J].
张明楷 .
环球法律评论, 2008, (01) :17-27
[5]   行为无价值论批判 [J].
黎宏 .
中国法学, 2006, (02) :160-173
[6]  
环境正义论.[M].(美) 温茨 (Wenz;P.S.)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  
动物非物.[M].曹菡艾; 著.法律出版社.2007,
[8]  
法益初论.[M].张明楷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9]  
外国刑法纲要.[M].张明楷[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0]  
法理学.[M].(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