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木通肾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47
作者
赵剑宇 [1 ]
颜贤忠 [1 ]
彭双清 [2 ]
机构
[1] 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2]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国家北京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关木通; 肾毒性;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模式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经关木通染毒后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和尿液、血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代谢组学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关木通分4个剂量组:36、32、28、24 g/kg,W istar大鼠连续ig给药6 d,12 h后收集尿样,测定1H-NM R谱,并进行血浆生化指标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染毒后,大鼠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尿样中氧化三甲胺、柠檬酸、牛磺酸、肌酐、甜菜碱等代谢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醋酸、丙氨酸则显著上升。主成分分析表明,给药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能够被区分开,而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醋酸和氧化三甲胺的变化。不同剂量条件下,各组动物的代谢谱也各不相同,与肾脏病理和血浆生化改变相一致。结论关木通能够对肾脏造成损害,且大鼠尿液的代谢物谱与关木通毒性作用强度密切相关,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在毒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725 / 730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